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双减”工作,全面执行市教委颁布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各类课程,认真落实《2022年青浦区教育工作要点》精神,深化“强基行动”。认真实施《上海市毓华学校“强校工程”三年发展规划》,以“绿色指标”为导向,从“关注起点,重塑基础—让每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的学校教学理念出发,积极实施新课堂改革,以“有效课堂”的课堂教学实践为抓手,以“三实践、二反思”课例研究为核心,以学生作业设计为突破口,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具体工作:
1、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上海市委、市政府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要求,切实落实教育部、市教委专项工作要求,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对于返沪而未达到到校上课防疫要求的学生,任课教师要加强家校联系,及时制定一人一案,提供个别化心理疏导和学习辅导,确保防疫、教学两不误。
2、加强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以科学、全面的教育质量观为基础,严格执行市颁课程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增强学校领导对课程实施的领导力、指导力以及教师对课程实施的执行力,努力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学科教学要渗透绿色环保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教师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本学期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对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与考核力度,及时完成期中期末的“毓华学校教师百分考核”,使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落到实处。
落实“强校工程”课题方案的实施,通过名师工程及区名优教师来加强六-九年级学科教学质量的过程性诊断与质量分析,提高教学、作业、考试的有效性,不断强化“减负增效”的意识,加强作业设计与考试命题的研究,积极开展新课堂实验,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引导教师主动探索学生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本学期将采取统一时间进行考试学科的阶段学习情况监控测试,各科教师要认真分析每次监控测试情况,查找薄弱环节,采取补救措施,切实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确保学科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提高与发展。
3、强化课程建设与管理意识。
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为蓝本,根据学校课改领导小组的要求,确实加强对初中部课改实施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制定基础型、拓展型和探究型三类课程开设的校本课程计划。
4、加强校本研修,建设实践型学习化组织。
根据区强校工程的实施要求,积极开展“随迁子女学校的课堂改进”课题的研究,通过市、区专家的引领以及自主学习、同伴互助(如观看网络课堂教学来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策略、方法、技巧等)等途径,来构建适合我校随迁子女的课堂教学模式。各学科教研组长要认真规划和明确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开学初,各教研组和学科组应制订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教学目标,活动要有重点,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避免随意性,认真组织本组教师学习和落实毓华学校各学科教学常规。各教研组要深入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以专家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个人反思为核心要素的校本研修模式,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共同切磋、分享经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各教研组认真组织好教师的校本培训活动,做好有关材料(教师实践课的课案、教研组的评课记录等)收集汇总和上交工作。本学期全体教师听课不少于6节。
5、加强教学研究,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全体任课教师要认真落实“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常规工作要求,根据“绿色指标”监测数据,以“有效课堂”和“有效作业”的实践探索抓手,加强教材解读和目标的细化工作,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实践与研究,积极实践“有效课堂”和“有效作业”的有效做法,及时做好《底部学生辅导记载册》及《作业反思记载册》的记载及反思工作,在知识与技能形成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要精选、精编习题,根据学生学情,进行有针对性、分层次的作业布置,做到作业有效,总量控制,从而真正起到“减负增效”的效果。本学期开展“作业设计”评比活动。
全体任教教师要围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学生作业的有效性,来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和学生作业的针对性、适合性及今后改进的方法和措施。教师经常进行典型剖析和反思,不断总结经验,寻找差距,使自己能迅速成长、成熟起来。
6、重视校本课程的建设和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工作
集邮、科技、艺术类拓展型校本课程要向适合本校特色的方向发展,使之成为能满足各年级学生需求的、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结合课后服务活动方案,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教师的个人特长,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艺术、科技、体育、学科等课后服务活动。学校建立无人机、创客编程、轮滑、葫芦丝、武术、陶艺、插花、棋类等兴趣活动小组,各类兴趣小组的计划、内容、时间、地点、人员做到五落实,活动要注重实效,努力培养和拓展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7、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按时完成好2021学年的社会实践课时任务数,认真记录学生品德发展、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实践能力等发展情况,完成好学生2021学年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并形成数字化档案。引导教师有效运用记录信息对学生成长进行指导,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和管理。
8、努力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教育向现代化发展。
积极推进学校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和研究。各年级学科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科的特点,上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讨课,使信息技术真正服务于教学。
9、切实抓好体育、卫生、艺术、劳技、科技、语言文字、图书室等工作
严格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深化“初中体育多样化”相衔接的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组织落实课间大活动的时间和内容,帮助初中学生培养体育兴趣。体育运动队的训练要责任到人,组织开展校园阳光体育大联赛(篮球专场),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区学生运动会和区级联赛。本学期组织开展第十七届毓华学校田径运动会。
卫生室要积极推进“学生健康促进工程”,认真落实学生防近、预防传染病及学生饮食饮水卫生管理等工作,控制学生近视率和新发病率。
积极开展科普活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区、市的“未来工程师”大赛、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等科技活动与竞赛,本学期组织开展第十二届毓华学校科技节。
强化学生艺术体验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参与区学生艺术节活动,努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认真贯彻语言文字工作的法律法规,不断增强师生的规范用字的能力,积极参加区推普周的活动。
学校图书室和电子阅览室要定期、定时开放,认真做好学生图书阅览的指导工作,积极开展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努力培养和拓展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10、加强九年级的教学工作
九年级有1名中考学生和44名随迁子女考试学生,全体教师要以教好每个学生、抓好每个班级作为工作的落脚点,以提高课堂有效教学为立足点,以专题复习、中考动态的分析与研究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为本届毕业班的总体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提高而努力,也为全体九年级学生考入自己理想的高一级学校而奋斗。
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大事初步安排
二、三月份:
1、召开教研组长会议,贯彻教务处工作计划。
2、完成九年级学生初中毕业信息签字确认。
3、毓华学校第十七届田径运动会报名准备工作。
四月份:
1、组织六-八年级的期中考试;组织九年级的毕业考试及毕业补考。
2、召开期中教学质量分析会议;教学常规检查。(备课本、听课记录及学生作业)。
3、完成九年级学生体检工作;完成中考、随迁子女补报名(验证)等工作。
4、组织理化实验操作考试、体育测试(根据疫情适时调整)。
5、召开毓华学校第十七届田径运动会。
五月份:
1、组织九年级政治学业考试。
2、组织开展“毓华学校体育大联赛”阳光体育系列活动。
3、组织八年级的劳动技术笔试及操作考试(学业考试)。
4、召开毓华学校第十二届科技节。
5、完成第一批初中招生验证工作。
六月份:
1、组织六-八年级期终考试、八年级历史、九年级升学考试。
2、教学常规检查。(备课本、听课记录及学生作业)。
3、组织八年级社会、七年级地理、科学、六年级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学业考试。
4、完成各项检查、总结工作。
5、完成第二批初中招生验证工作。
6、九年级学生完成中考和“随迁子女”招生考试的志愿的填报指导、输入、家长签字等工作。
毓华学校教务处(初中部)
202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