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教育 > 正文
育一班一品 创班级特色
发布日期:2018-03-30    作者:毓华学校

——青浦区九年一贯制学校班级文化建设专题研讨会近日举行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终身发展离不开朝夕相处的班集体,那一方乐土是全班学生和谐成长的文化土壤。让学生们每天能置身于一个焕发生命活力的温馨集体,激发他们的美好情感,塑造健康人格,彰显个性特长,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018329日下午,主题为“育一班一品,创班级特色——青浦区九年一贯制学校班级文化建设专题研讨会”在上海市毓华学校举行,出席会议的有青浦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教导、各中小学骨干班主任代表共100余人。研讨会分三个部分:

第一项内容:课堂观摩

上海市毓华学校陈素行执教的《心怀感恩,憧憬未来》主题教育课,首先,以《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事》数字故事呈现了丰富的校园活动照片,清晰记录学生走过的足迹,引导孩子们回忆和思索。其次,通过故事分享,孩子们抒发了成长路上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的感恩之情。最后,学长的成长励志故事更是激励孩子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大合唱把活动推向了高潮。本节课的教育内容取之于学生的生活经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课堂形式丰富,有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师生对话、讲故事、大合唱等,寓教于乐,贴近学生年龄特征。

上海市毓华学校陈杨执教的《恪守诚信,走近成功》主题教育课,本节课从《信任背摔》游戏导入,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懂得诚信在人与人之间的重要性,然后通过“文字解读知诚信、案例分析议诚信、情景再现悟诚信、联系实际践诚信”四个板块,采用视频、小品、现场调查、小组讨论等多样形式,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不断修正认知和品行,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目标达成度高。

第二项内容:主题交流

上海市毓秀学校苏春娟老师作了“经典养心,君子养德——创班级文化建设特色”交流,她是以古诗词诵读为抓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立意非常高。首先,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目标分解细化,确立了各年级的主题,七年级:知君子之意,明君子之行;八年级:悟君子之德,践君子之行;九年级:行君子之道,广君子之行。实施过程中,通过环境布置造氛围、多样活动悟品德、学科整合行常态、家校联手促成长四条途径,有序推进创建工作,后续还将以综合评价巩固学生的所得所悟,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上海市毓华学校郏媛悦老师作了“‘拍客’爱生活——依托摄影系列活动增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交流,郏老师在班级建设中,利用“拍照”这个载体,通过“拍拍照,点点赞,评评奖”三种做法,引导学生捕捉镜头里的美好和不完美的地方,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同时也记录下了学生成长的点滴,成为班级文化的一个窗口。

上海市毓华学校刘晶老师作了“借力主题式集邮活动,打造自我教育班级特色”交流,刘老师基于在学校是集邮特色校的基础上,立足班级层面,开展主题式集邮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与班队活动相结合,与争章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三项内容:专家点评

区教师进修学院德研员卓月琴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她强调指出,开展“一班一品”创建活动,是构建班主任专业成长和班级个性发展的新路径。在创建过程中,不仅赋予孩子们成长的精神食粮,也是班主任教师突破常规工作方法,寻找班级管理新思路和新突破口的有益尝试。她对课堂展示和主题发言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最后,就“如何创建一班一品”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确立目标,用共同的愿景凝气聚力;二是环境熏陶,在个性化环境中耳濡目染;三是活动推进,在主题活动中身体力行;四是多元评价,在激励机制中健康成长。期待班主任老师们通过“一班一品”这一载体,最大程度地实现学生的成功、教师的发展、学校的繁荣,使特色班级成为师生健康快乐的精神家园。

    

分享到:
相关信息